无锡“三聚焦”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
发布时间:2025-07-28 浏览次数: 【字号:默认 大 特大】
3499cc拉斯维加斯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求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打基础、抓重点、创特色,持续增强和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,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提质增效。
一是聚焦群众需求,完善“一站式”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。以群众实际法律需求为导向,整合融入各类法律服务资源,健全对接机制,搭建快速通道,优化服务流程,实现资源互联互通,推动实体平台提档升级,形成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处置闭环,实现司法行政为民服务“一站式”受理通办。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方式,推动实体平台、网络平台和热线平台“三台融合”。融入AI算法,梁溪区对“法润梁溪”微信公众号实施智能化升级,上线“智慧法务”功能模块,融合AI、在线律师力量,运用图文咨询、视频咨询、电话咨询、约见咨询多种形式,实现法律服务“指尖触达”。锡山区增设智能法律咨询终端,内嵌法律机器人问答模块,依托DeepSeek算法模型,通过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关联识度法律知识图谱和法律知识库,显著提升服务效能。宜兴市研发推出“法惠陶都”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,设置法律咨询、业务办理、普法学习、社区微邻里等功能,在乡镇(街道)司法所配备无人律所、律兜等智能终端。经开区在区、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配备“24小时无人律所”的人工智能终端设备,为群众提供集咨询、查询、申请、办理于一体的法律服务“网上办”。
二是聚焦产业升级,深化全方位涉企公共法律服务。聚焦利企,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形式多样化。结合各产业园区自身情况及企业实际需求,优化园区法律服务供给方式,重点围绕涉外法律服务、企业合规建设、知识产权保护、商事纠纷化解等,通过深入走访企业,排查风险隐患,开展政策宣讲、法治宣传、法治体检、法律咨询等,为企业提供“订单式”“立体化”“全方位”“零距离”法律服务,持续护航企业发展。新吴区根据高新区企业科技含量高、企业数量多等特点,在新区软件园、微纳园等中小型园区建设特色“法律服务融驿站”,在区、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企业法律服务中心,开设“涉企法律服务”窗口。滨湖区将蠡园开发区作为“法企对接”工作核心载体,优化园区软硬件配置,发挥“政—企”桥梁纽带作用,主动对接企业用工需求,开展“蠡开知产行”“惠企法治行”等活动,并依托“蠡小法”法治直播间,与广大网友和市场主体互动讲法,不断扩大云端普法的传播力与影响力。
三是聚焦乡村振兴,打造特色化村居公共法律服务。以深化村(居)法律顾问工作为抓手,优化管理机制,推进村(居)法律顾问有形覆盖、有效发挥,提升服务质效。创新打造各种形式的特色村(居)公共法律服务。宜兴市将村居法治工作统筹规划进乡村“法律之家”运行,并研制分众式公共法律服务清单,按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、妇女青少年、老年人、村(居)民、军人军属5个板块分类,制定26份分众式法治讲座课件“菜单”,下发至各乡镇(街道)“点单”,通过按需点单、精准派单的方式,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江阴市周庄镇陶城村推进2025年智慧社区(数字乡村)试点工作,将“12348”江阴法网与周庄陶城村智慧社区相结合共同打造惠民便民平台。锡山区全面推进村(社区)公共法律服务小站标准化建设,以“标识统一、配置规范、流程标准”为目标实施改造升级,通过统一服务标识、公示服务清单、规范接待流程,实现“一窗受理、分类转办、限时办结”。滨湖区深化“红邻护航·法律服务进小区”行动,推进律所党支部与小区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,凝聚村(社区)法律顾问、优秀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开展公益普法讲座30余场,为百余名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。